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最近很多小伙伴想到这个黄山市去玩,那么黄山有哪些美食土特产和物产推荐呢?相关的问题很多人问的,下面是详细的介绍,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详情。
1、黄山烧饼
黄山烧饼本是古徽州的地方小吃,面团揉匀饧透后,放入炉壁边,经过木炭烘烤而成。黄山烧饼层多而薄,外形厚、口味香、甜、辣、酥、脆。不待入口,便觉得香味浓烈,咬一块,既酥又脆,层层剥落,满口留香。
由于个头小,携带方便,且烘烤时间长,水分大多蒸发,不易变质,当年曾随徽商走遍大江南北,名气也越来越大。
2、太平猴魁
太平猴魁,中国传统名茶,中国历史名茶之一,属于绿茶类尖茶,产于安徽太平县(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)一带,为尖茶之极品,久享盛名。其外形两叶抱芽,扁平挺直,自然舒展,白毫隐伏,有“猴魁两头尖,不散不翘不卷边”的美名。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,具有抗菌、抑菌作用、减肥作用、防龋齿、抑制癌细胞等功效。清咸丰(1859),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,生产出扁平挺直、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“尖茶”,冠名“太平尖茶”。猴魁茶界普遍认为“太平尖茶”是太平猴魁的前身。2004年,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“绿茶茶王”称号。
茶园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,土质多黑沙壤土,土层深厚,富含有机质。茶山地势多坐南朝北,位于半阴半阳的山脊山坡。产地低温多湿,土质肥活,云雾笼罩。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、猴岗、颜家。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。
太平猴魁,属烘青绿茶,外形扁展挺拔,色泽苍绿匀润,入杯冲泡后,汤色嫩绿清澈,香气鲜灵高爽,滋味醇厚,回味持久。品质如此,一方面是由于产地的环镜适宜,另一方面与其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,制作太平猴魁分为鲜叶采摘、拣尖、摊放、杀青、整形和烘焙等六道工序。
太平猴魁因品质优异一直被定作国之礼茶,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,被誉为“绿茶王子”。太平猴魁,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博览会金奖,195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,2004年在中国(芜湖)国际荣博会上荣登“茶王”宝座。太平猴魁茶手工制作技艺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3、花菇石鸡
花菇石鸡是传统名菜,属徽菜系,香鲜甜润,酥嫩爽口,回味隽永。采用黄山特产山珍花菇与石鸡同蒸。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,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。
此菜堪称山珍之巧配,甚为名贵。以花菇的鲜美和石鸡的鲜嫩为主要特点,花菇的鲜美搭配石鸡的鲜嫩,使得菜肴口感更加丰富。同时,花菇石鸡也具有滋补养生、健康美味的寓意,是一道受到人们喜爱的美食。
4、葛粉圆子/蕨粉圆子(祁门特产)
葛粉圆子是安徽徽州山区特色传统小吃。徽州山区盛产葛根,性凉、味甜,葛根榨洗出粉名葛粉,又名山粉,徽州民间常用以制作点心类食品。
葛粉圆子将火腿末、笋丁、香干等做成圆球状馅心,先滚上一层葛粉,如此三四次,然后上笼,蒸至外皮呈褐色发亮即可。
5、太平大头鱼(鳙鱼)
鳙鱼,又称为花鲢,俗称大头鱼。古人云:“鳙之美者在鱼头”,在民间也有“鳙鱼头,肉馒头”的说法,可见,鳙鱼头历来都受到大家喜爱。鱼头虽然骨头多,但集结了诸多“精华”。鱼脑充满胶质、一口吸下去丰美无比;而鱼“脸颊”的两块“核桃肉”,则是又嫩又鲜。鱼头中最好吃的当属鱼唇和胸鳍肉,喜欢吃果冻口感的可以吃鱼唇,喜欢紧实口感的可以吃胸鳍肉。
太平湖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,是著名的高山人工湖泊之一。太平湖水域广阔,水质清澈,有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,特别是鱼类资源。太平湖的鱼类种类繁多,包括草鱼、鲢鱼、鳙鱼、鲫鱼、黑鱼等。
太平湖素有“一鱼三吃”的说法,鱼头炖汤、鱼身剁椒清蒸、鱼尾用来红烧。其中要属太平湖鱼头汤最是大名鼎鼎,远近闻名,不但味道醇厚鲜香,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,营养价值极高。太平湖鳙鱼,头大,吻宽钝,下颚稍突出;身体背部乌黑,腹部灰白,有光泽;活力强;清炖汤色乳白,鱼肉嫩滑、清甜,无土腥味。适合烹饪鱼头汤、剁椒鱼头、鱼头火锅等菜肴。
6、黄山石耳
黄山石耳为地衣植物门植物,因其形似耳,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。黄山的石耳被称“黄山三石”之一。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,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。
黄山石耳”形状和木耳相似,但比木耳大,表面颜色呈黑色,有细刺,背部长着一层青苔似的淡绿膜,正中有蒂,长在悬岩绝壁阴湿处的石隙之中,一般要六七年才能长成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石耳性甘平无毒,能明目益精”;清代的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称石耳“久食色美,益精悦神”“作羹饷食,最为珍品”。
7、屯绿
屯溪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类名,简称“屯绿”,有“绿色黄金”之誉。“屯溪绿茶”的制作,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。这种茶采制精细,鲜叶原料多为一芽二叶或三叶嫩梢,制作方法分炒青和烘青两种。“屯溪绿茶”是我国炒青中出类拔萃的品种。早在清朝光绪年间,“屯绿”就誉满国内,并销往欧洲和美国。
8、黄山蕨菜
“黄山蕨菜”是黄山有名的山菜,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。蕨菜是一种野生植物,生长在山区的草坡、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,当其嫩叶还处于卷曲未展时,采摘下来,可作鲜食,也可盐腌,还可干制。黄山蕨菜营养丰富,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。
9、黄山香菇
黄山香菇有平菇、厚菇、花菇之分,以野生花菇为上品。香菇肉厚味鲜,营养丰富,是食物中的珍品。香菇有多种特殊功效,民间常用来辅助治疗小儿天花、麻疹及解毒、降血压。
10、徽州三雕
徽州三雕(木雕、石雕、砖雕)是一种地方传统雕刻艺术,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(今安徽省的黟县、歙县、祁门、休宁、太平、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)的区域内,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、石雕、砖雕三种地方传统雕刻工艺。
三雕历史悠久,世代相传,有完整的工艺流程,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,其雕刻技艺和艺术价值,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才能和艺术创造力。2006年5月20日,徽州三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徽州三雕主要用于民居、祠堂、庙宇、园林等建筑的装饰,以及古式家具、屏联、笔筒、果盘等工艺雕刻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,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11、徽州漆器
“徽州漆器”是利用国漆作主要原料,掺以绿松石、丹砂、珊瑚、青筋蓝、朱砂等,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,制成的漆器,五彩斑斓,绚丽夺目。早在宋代。徽州细嵌螺甸漆器即已誉满全国,有“宋嵌”之称。1949年以后,“徽州漆器”不断发展和创新,漆器工艺品逐渐增多。目前,制作的品种有:镶嵌、刻漆、描金彩绘、磨漆、堆添五大类;产品有挂屏、台屏、屏风、炕几、书橱、果盘、果盒、花瓶、笔筒、茶叶盆、床头柜、电视机柜、啤酒橱等;颜色有黑色、天蓝、墨绿、淡绿、奶油、铁锈红、朱砂红等颜色。
徽州漆器,徽州传统工艺品之一,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,徽州漆器中的螺甸漆在宋时被誉为“宋嵌”,而菠萝漆在南宋曾作为贡器。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,这时期雕漆、漆画、金漆、雕填、戗金、螺甸、百宝镶嵌等形式争奇斗艳,蔚为大观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所著《髹饰录》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的漆工专著。
徽州漆器早期主要产地在歙县、岩寺等地。民国以后,屯溪逐渐成为徽州地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许多店铺及艺人转移到屯溪发展,漆器工艺也不例外,屯溪成为漆器工艺制作中心。
12、笋衣、笋干
笋干/笋衣是以笋为原料,通过去壳切根修整、高温蒸煮、清水浸漂、手工切片/压榨成型处理、自然晾晒/烘干、整形包装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。
笋干/笋衣色泽黄亮、肉质肥嫩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纤维素、氨基酸等微量元素,低脂肪、低糖、多膳食纤维的特点有助食、开胃之功效。可增进食欲、防便秘、清凉败毒,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纯天然健康食品。
13、屯溪醉蟹
屯溪醉蟹是安徽省名菜,属沿江菜系, 色青微黄,肉质鲜嫩,酒香浓郁,略有微甜。醉蟹是安徽屯溪地区的著名特产,已有140多年的历史。屯溪醉蟹个体完整,色泽青中泛黄,肉质细嫩,味极鲜美,酒香浓郁,回味甘甜,为宴上珍品。密封好的醉蟹,可保存两个月而不变质。
14、千张酥/顶市酥
又称麻酥糖,是古徽州特色名细糕点,始产于南宋,闻名于明清。俗称“红纸包”或“红包糖”,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,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约3厘米、宽约2厘米的长方体,其味香甜,质感松软。一层一层堆叠为千张酥;长条环绕,提起成长条状为顶市酥。
千张酥/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、白糖,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,拌以饴糖精制而成。成品白中显黄,进嘴甜酥,满口喷香,不粘牙不粘纸,老幼皆宜。
15、冻米糖
古徽州农村家家切糖,即制作“冻米糖”。传说此俗已流传了近千年,至今仍兴盛不衰。“冻米糖”是将上乘糯米蒸熟后放在露天晒、冻,然后下锅炒,使之膨化,再拌和白糖、饴糖做成。用刀切成一片片痕印,食用时手可分片。“冻米糖”还可加上红、绿米和桂花、芝麻、桔片米等天然香料,形成色、香、味俱全的糕点。
16、桂花糕
桂花糕,是已有300多年历史,用糯米粉、糖和桂花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小吃。历史悠久,种类多样。口味香甜可口,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。
17、黄山石鸡
黄山石鸡名为石鸡,其实外表跟鸡一点关系都没有,是栖息在山涧石缝中的一种蛙类动物。黄山石鸡每只重五两左右,腹乳白,背黑有条纹,因肉味鲜美,好似鸡肉,被当地称其为“石鸡”。徽州的风味名菜"清蒸石鸡",清汤见底,盖碗清蒸原味不失。不仅肉细嫩、鲜美,而且营养丰富,含有较高的蛋白质,是大补食品,并有清火、明目的功能,夏天吃石鸡能防暑、解热,甚至不长痱子。
石鸡是徽菜中特色的制作材料。无论是红烧,还是清蒸,扑鼻的香味,丰满的后腿,比鸡肉或者是牛蛙肉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用石鸡做菜,最好是连皮一起烧,因为皮的营养价值很高,品味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。
18、刀板香(火腿/香肠不另介绍)
刀板香(腊肉)是用徽州的黑猪、蓝田花猪,食五谷杂粮,山间野地里放养,肉质扎实细密,肉腥味更少。五花肉腌制,均匀抹盐,腌制30-40天入味后进入重要的晾晒环节,五花肉渐渐开始蒸干水分,显出油蜡质地,晒出金黄挂脂。腌制的成品腊肉焖蒸熟后放在香樟木板上改刀切片,长久使用后,刀板上也有香味,意为刀板留香。徽州刀板香肥瘦相间、幼儿不腻,以其独特的香气和鲜美的味道让人忍不住赞叹不已。入口的瞬间,香气四溢。
刀板香炖竹笋作为一道徽州名菜,将腌制好的刀板香与鲜竹笋一同放入锅内炖煮,刀板香的鲜咸与竹笋的清香发生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,使刀板香肉质紧致细腻,腊香浓郁,竹笋滑嫩入味,香气扑鼻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169陪玩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